国土部报告称:逾六成地下水质是较差极差级
来源:
浏览:638
时间:2021-04-16
国土部报告称:逾六成地下水质是较差极差级
时间:2015/4/24 来源:互联网 作者:佚名
好的少,差的多,地下水质总体形势没有变;优等高等耕地少,中等低等耕地多,耕地质量偏低国情没有变;近半入海口排污不达标,海洋环境“近岸者污”局面没有变。
同最近几年来的《中国国土资源公报》比较,《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》显示三个“没有变”令人忧虑,催人思变,国家层面的相关对策也正在陆续实施。
地下水质:逾六成较差极差
公报显示,2014年,在全国有连续监测数据的水质监测点中,地下水水质综合变化趋势以稳定为主,呈变好趋势和变差趋势的监测点比例相当。这意味着,在全国监测点中,水质呈较差级、极差级仍然超过60%。
2014年,全国202个地级市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,监测点总数4896个,其中国家级1000个。依据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,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占10.8%;水质呈良好级的占25.9%;水质呈较好级的占1.8%;水质呈较差级的占45.4%;水质呈极差级的占16.1%。与上年度比较,有连续监测数据的水质监测点总数4501个,分布在195个城市,水质综合变化呈稳定趋势的监测点有2941个,占65.3%;呈变好趋势的有751个,占16.7%;呈变差趋势的有809个,占18.0%。
【国家对策】 公报称,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,国土资源部将建设10103个地下水监测站点,其中新建监测站点7235个,改建2868个;配套地下水信息自动采集传输一体化设备10103套。地下水监测工程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,实现对全国地下水动态有效监控。
耕地质量:中、低等仍超七成
全国耕地平均质量总体偏低的国情没有改变。根据公报,全国耕地优等地、高等地面积加起来,不足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三成。
公报说,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,全国优等地面积为385.24万公顷,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.9%;高等地面积为3586.22万公顷,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6.5%;中等地面积为7149.32万公顷,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52.9%;低等地面积为2386.47万公顷,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17.7%。
据介绍,耕地质量受土壤肥力、自然光照、无霜期等自然因素影响,而土壤污染不容忽视,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构成“交叉感染”。根据此次公报,地下水质的主要超标组分为总硬度、溶解性总固体、铁、锰、“三氮”(亚硝酸盐氮、硝酸盐氮和铵氮)、氟化物、硫酸盐等;个别监测点存在砷、铅、六价铬、镉等重金属超标现象。
【国家对策】 为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质量,国土资源部全面启动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。严把建设用地审查关,国家重点项目补充水田或耕地质量确实达不到规定标准的,要求限期承诺落实补充耕地任务。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突破口,不断探索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补充耕地工作,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。
近岸者污:入海排污近半不达标
2014年,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。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,春、夏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280平方千米、41140平方千米和57360平方千米。
公报说,我国海洋保护区生态状况基本保持稳定,海水增养殖区和旅游休闲娱乐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。陆源排污压力较大,河流排海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,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率仅为52%。监测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。赤潮和绿潮灾害影响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大。局部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程度加大,渤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依然严重。
【国家对策】 公报披露,经国务院同意,《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(2014—2020年)》正式颁布实施。通过建设海洋观测网,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综合实力,有效促进海洋科学研究,提高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,保障和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,维护国家海洋权益,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,为实施海洋强国目标奠定基础。
时间:2015/4/24 来源:互联网 作者:佚名
好的少,差的多,地下水质总体形势没有变;优等高等耕地少,中等低等耕地多,耕地质量偏低国情没有变;近半入海口排污不达标,海洋环境“近岸者污”局面没有变。
同最近几年来的《中国国土资源公报》比较,《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》显示三个“没有变”令人忧虑,催人思变,国家层面的相关对策也正在陆续实施。
地下水质:逾六成较差极差
公报显示,2014年,在全国有连续监测数据的水质监测点中,地下水水质综合变化趋势以稳定为主,呈变好趋势和变差趋势的监测点比例相当。这意味着,在全国监测点中,水质呈较差级、极差级仍然超过60%。
2014年,全国202个地级市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,监测点总数4896个,其中国家级1000个。依据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,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占10.8%;水质呈良好级的占25.9%;水质呈较好级的占1.8%;水质呈较差级的占45.4%;水质呈极差级的占16.1%。与上年度比较,有连续监测数据的水质监测点总数4501个,分布在195个城市,水质综合变化呈稳定趋势的监测点有2941个,占65.3%;呈变好趋势的有751个,占16.7%;呈变差趋势的有809个,占18.0%。
【国家对策】 公报称,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,国土资源部将建设10103个地下水监测站点,其中新建监测站点7235个,改建2868个;配套地下水信息自动采集传输一体化设备10103套。地下水监测工程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,实现对全国地下水动态有效监控。
耕地质量:中、低等仍超七成
全国耕地平均质量总体偏低的国情没有改变。根据公报,全国耕地优等地、高等地面积加起来,不足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三成。
公报说,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,全国优等地面积为385.24万公顷,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.9%;高等地面积为3586.22万公顷,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6.5%;中等地面积为7149.32万公顷,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52.9%;低等地面积为2386.47万公顷,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17.7%。
据介绍,耕地质量受土壤肥力、自然光照、无霜期等自然因素影响,而土壤污染不容忽视,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构成“交叉感染”。根据此次公报,地下水质的主要超标组分为总硬度、溶解性总固体、铁、锰、“三氮”(亚硝酸盐氮、硝酸盐氮和铵氮)、氟化物、硫酸盐等;个别监测点存在砷、铅、六价铬、镉等重金属超标现象。
【国家对策】 为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质量,国土资源部全面启动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。严把建设用地审查关,国家重点项目补充水田或耕地质量确实达不到规定标准的,要求限期承诺落实补充耕地任务。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突破口,不断探索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补充耕地工作,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。
近岸者污:入海排污近半不达标
2014年,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。近岸局部海域海水环境污染依然严重,春、夏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280平方千米、41140平方千米和57360平方千米。
公报说,我国海洋保护区生态状况基本保持稳定,海水增养殖区和旅游休闲娱乐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。陆源排污压力较大,河流排海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,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率仅为52%。监测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。赤潮和绿潮灾害影响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大。局部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程度加大,渤海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依然严重。
【国家对策】 公报披露,经国务院同意,《全国海洋观测网规划(2014—2020年)》正式颁布实施。通过建设海洋观测网,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综合实力,有效促进海洋科学研究,提高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,保障和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,维护国家海洋权益,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,为实施海洋强国目标奠定基础。